录取分数线往年最低录取是280分,最新的招生分数线可咨询平台招生老师
1956年5月,按照重庆市人民委员会指示,由市城建委筹办成立“重庆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”。由市城建委林彦淙、姚江屏、潘海涛、潘淑琴4位同志组成学校筹建小组,负责选择校址、调配师资等筹建工作。
1960年朱德总司令到红岩村参观,在学校与我校教职工张春密、曾祥友、何兴国、夏丕杰、王素芳,袁正敏、蒙国安、范其莹等合影。
1961年8月,国家继续落实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八字方针”,经重庆市委批准,由建立于56年-60年的重庆市城建学校、重庆市化工学校、重庆市机电学校、重庆市科技学校和重庆市煤矿学校合并,成立“重庆市工业学校”。选址华龙桥交农村360号,1962年完成合并工作。
1962年6月中共重庆市工业学校委员会成立,由郭杰、刘雅清、李致中、胡大泽、林彦宗、翁孝文等6同志组成的党委会,由郭杰任党委副书记。
1966年,由于“文化大革命”学校被迫停课,直到1973年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开始招生复课。
1998年11月,学校通过市教委组织的评估,并经市政府批准为“省部级重点中专”。
2001年,全校师生期盼已久的投资500多万元田径运动场建成和同年投资500多万元,建筑面积7392平方米的集办公、教学和实验为一体的综合大楼——“世纪楼”建成并投入使用,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2003年11月,学校通过市教委组织的“国重”评估,2004年3月成为经教育部批准并首批公布的“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”。
2004年9月,我校教师邱国声荣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“全国模范教师”称号。2007年2月,邱国声老师受国务院邀请,作为全国职教战线上的唯一代表 参加了征求《政府工作报告》(征求意见稿)座谈会。邱国声老师代表职教发言,对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。其中,二、四两条关于办学模式和体制问题的建议写进了当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原文是: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,建立行业、企业、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,推动工学结合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。”能够为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,这是我们重庆市工业学校人的荣幸、骄傲和自豪。
2011年学校被教育部、人社部、财政部三部委批准为“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”建设项目学校,2012年被人社部批准为“国家级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”,是重庆市唯一的“双示范”学校。
我校投资1600余万元,新建10360平方米的教学实训综合大楼,于2013年6月开工,2014年7月峻工。投入使用后,能基本满足在学生(除建工专业)实验、实训的需要,学校实验、实训在上新台阶。
因办学成果显著,学校先后被教育部、市政府授予“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”、“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”、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市级文明单位”等称号,被教育部、人社部、财政部三部委批准为“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”,被人社部批准为“国家级示范职业鉴定所”。是重庆市唯一的“双示范”学校。
近年来,学校紧贴区域经济发展,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,构建和实施校企融合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,全面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,开创了“现代 信息产业校企融合促进中心”集团化办学新模式,开展学生综合素质“多元立体”评价模式改革,全面探索和实践“5+1”课堂职业素养教育模式和基于7S标准 的企业预备员工培养模式,建立传承“红岩精神”德育实践活动基地,打造独具红岩特色的“工校”文化,使红岩精神得以传承与弘扬,创出“红岩基地品牌”。一 系列的改革举措成效凸显,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,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大幅提升。近三年,学生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10项,省级技能大赛获奖33项,全 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获一等奖50项、二等奖88项、三等奖52项,学校连续三届荣获优秀组织奖和卓越组织奖。
学校招生专业,专业学制请移步到学校专业观看;招生计划,收费标准,分数线请咨询在线老师索取最信息